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知识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刘昀献,王涛

    知识经济的兴起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知识经济的发展,引起了社会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知识产业异军突起,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社会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型劳动者成为社会劳动的主力军;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速度经济正在取代规模经济;劳动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灵活工作制将打破传统的整齐划一的工作制度;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精神愉悦、生活幸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300年前的工业革命导致了封建主义的灭亡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今天,人类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上,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将使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发生新的变革,使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三大差别趋于消失;使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私有制,计划调节取代市场调节,固定分工和异化劳动消失,劳动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将消除限制人的自由发展的社会异己力量,使国家的一切权力回归社会,实现充分的社会民主;将导致社会形态的新的更替,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2002年06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25 ]
  • 庄子的"从俗脱俗"与诗学的"以俗为雅

    孙克强,范松义

    庄子的处世态度是表面从俗,精神脱俗,从而形成了"从俗脱俗"思想。这对后世影响甚巨,"以俗为雅"的文艺思想即由此脱胎而出。"以俗为雅"之俗指凡俗、通俗,雅则指高雅。这个命题既与"从俗脱俗"思想息息相通,又符合艺术辩证法的原则。"以俗为雅"是一个普遍的文学现象,体裁的运用、语言的表达、题材的选择、章法结构的组织、意境的创造等都可"以俗为雅"。

    2002年06期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6 ]
  • 元杂剧兴盛的思想文化背景

    张大新

    元杂剧在金元之交的兴盛,是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以至失衡状态下超常规的产物,带有蒙元文化的鲜明印记。本文从元杂剧赖以形成的北曲的特质、蒙元文化多元交织的形态特征、全真教与元代理学的离合关系等方面,对元杂剧兴盛的思想文化背景进行了富有新意的发掘和归纳,力图将元杂剧兴盛原因的讨论引向理性思维与文化学的高度。

    2002年06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9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216 ]
  • 摄影文学的背后——摄影文学的审美解析

    何志钧

    摄影文学的出现和勃兴反映了高雅文艺在商业经济时代处境尴尬的局面及其力求东山再起的强烈愿望。优秀的摄影文学作品既顺应了"读图时代"大众的平面化影像审美期待,又有效传承了"读文时代"弥足珍贵的审美文化理性传统。质言之,摄影文学是文学意识在后工业化时代走向成熟的一种结果和表现。摄影文学从一开始就与流行的图像文化大为不同,它是对传统高雅文学的自觉重塑,它也使文艺理论与文艺实践的有效契合和转换生成成为可能。

    2002年06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27 ]
  • 摄影文学:徜徉于图像与文字之间的边缘文体

    庄伟杰

    摄影与文学的联姻对艺术意味着综合性的某种复兴,它为读者提供视觉与心灵上的美感和愉悦。摄影文学作为一种自在的边缘文体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个性,创作主体用情感的链条将抽象符号与具象符号加以熔铸和化合,或传达情思,或营造意境,或寓含象征,从而构成具有内质生命的新的完整形象,展现出特殊的艺术表达效果。

    2002年06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30 ]
  • 摄影文学:好看好读好味道

    欧阳国仁

    画面的色彩、色调、布局"好看",是对摄影文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摄影文学独特的优势。但摄影文学不能只通过视觉刺激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它更多的应是信息、智慧、情感的传递与渗透。人们读摄影文学更多想品味的是隐藏在图片和文字背后、用图片和文字无法表达的东西,这是评价摄影文学"好读"的标准。而"有品位、好味道"则是摄影文学的生命。摄影文学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产物,肩负着反映时代主题、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历史使命,这也是衡量摄影文学"有品位"的重要标准。摄影文学与电视文学、电影文学相比,更为"短、平、快",因为它不受地点、空间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读者可以长时间地品味、评价它,所以,"好看好读好味道"是摄影文学占领文学市场的主要优势。

    2002年06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3 ]
  • 存在困境中的终极性关怀——散论《赫索格》的现代哲学意蕴

    宋德伟

    索尔·贝娄的小说《赫索格》在反映现实生活、批判社会的同时,更多揭示的是现代人类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这一层面的探讨超越了一般现实主义的范畴,属于一种形而上层次的思考。小说文本深入个体生命的意识深处,探究现代人类的存在处境及人之所以为人的存在本质;从反映社会,到批判社会,再到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层层深入,体现了创作主体对人本真存在的终极性关怀。

    2002年06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6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173 ]
  • 《伍子胥列传》的复仇意识及其内涵

    岳淑珍

    司马迁在《伍子胥列传》中流露出强烈的复仇意识,并借此诠释了自己的民主思想,批判了汉代的专制制度,通过一系列复仇人物的行为,展示了自己的君臣观及生命意识,同时又寄寓了对个人身世的无限感慨与悲愤。

    2002年06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10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66 ]
  • 试析《终身误》、《枉凝眉》的咏唱对象问题——兼评"美玉无瑕"的所指对象

    李华,王波

    《红楼梦》中《终身误》和《枉凝眉》两支曲子究竟指谁,红学界存在很大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六种意见;关于"美玉无瑕"究竟指谁,红学界也存在三种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终身误》是咏薛宝钗的;《枉凝眉》是咏林黛玉的;"美玉无瑕"则是指贾宝玉。

    2002年06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7 ]
  • 文本的召唤性——小说《宠儿》写作艺术初探

    焦小婷

    文章从接受之维对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长篇小说《宠儿》文本中的空间形式、双重情节结构的巧妙整合、叙述语言的含蓄多义、艺术形象的丰富多变共四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从而透析了这部小说无限深邃和宽广的内蕴和巨大的召唤性。

    2002年06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48 ]
  • 论宋代邸报的双重性特征

    郑传斌

    宋代邸报是进奏院状报的一个分支性报纸,它虽具有官报的性质,也与进奏院状报的内容、印刷方式、发行大多相同,是在进奏院状报层层传抄和摘录过程当中的产物,属于进奏院状报的范畴,但邸报又有自身的特点,刊载的内容有时超出进奏院状报的范围,有较强的新闻性,所以邸报并不等同于进奏院状报。另外,邸报与宋代小报相比较而言,二者的传播内容和读者对象、新闻时效性大多相同,但在性质上小报属于民间报纸。由此可知,宋代邸报具有双重性特征,既有进奏院状报的官报性质,又含有宋代小报的一些民间报纸的性质。

    2002年06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8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99 ]
  • 章士钊与姜高琦案述论

    郭双林

    2002年06期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7 ]
  • 越飞在华的三重外交实践与苏孙结盟原因新论

    冯郁

    1922年7月26日,苏俄政府副外交人民委员越飞被任命为苏俄驻华特命全权代表,接替派克斯继续与中国政府谈判建交问题。越飞早在来华之前就知道,苏俄政府在外蒙古和中东铁路问题上所持的立场与中国政府相悖。于是,越飞来华后就采取一方面和中国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正面接触,另一方面另找机缘的方法,同时派专使携函同吴佩孚和孙中山分头联系,以求尽快建立中苏友好同盟。这就是越飞的三重外交实践。越飞在同北京政府的继续谈判中遇到难度。在同孙中山和吴佩孚的交往中,了解到双方都极力反对北京政府,并准备取而代之,并都有中俄联盟意向。于是,他就积极操持孙、吴联合,希望他们能够组建孙吴联合政府,以取代受列强操纵的北京政府。越飞在给吴佩孚的信中说:"只有您和孙逸仙先生一起建立政府,才能够使中国摆脱严峻局面和建立统一而独立的中国政府。"对孙中山说:"俄国原则上准备帮助中国的统一事业,毫无疑问,俄国认为孙逸仙是能够实现这种统一的人……最好与吴佩孚联合并尽一切可能防止爆发新的内战。"但是无论是孙中山,还是吴佩孚都无意与对方联手,这令越飞深感失望。为尽快建立中俄联盟,越飞经过对孙、吴政治态度及军事实力的甄别,决定联孙舍吴。1923年1月18日至19日,越飞亲赴上海同孙中山就吴佩孚与北京政府和孙

    2002年06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0 ]
  • 论柬埔寨民族起源及扶南王国的产生与发展

    史富强

    东南亚邻国柬埔寨的发展历史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有关柬埔寨民族的起源和扶南王国的发展问题史学界一直颇多争议。柬埔寨民族起源于我国古代云南境内的昆明族(即吉蔑族),昆明族南下至今日的柬埔寨,建立了扶南国和真腊帝国以后,才构成柬埔寨民族的主体。现代的柬埔寨是在古代扶南王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多民族国家。

    2002年06期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6 ]
  • 对西欧封建王权的再认识——评孟广林的《英国封建王权论稿》

    侯树栋

    本文对孟广林撰著的《英国封建王权论稿》一书作了系统评论。第一部分围绕《论稿》对西欧封建王权的学术研究动态的透视与思考,充分肯定了《论稿》对有关学术史的梳理。认为《论稿》在深入辨析西方学者关于西欧封建王权诸学理模式的基础之上,非常准确地把握了西方学者关于西欧封建王权诸学理模式的思想底蕴,并提出了自己考察英国封建王权的角度,这就为自己的研究确立了科学的学术前提。第二部分围绕着王权与世俗贵族、王权与教会,以及英王国的政治体制、机构、职官和英国封建王权的性质与地位等问题,集中评论了《论稿》对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之前的英国封建王权的实证性研究。认为《论稿》的研究资料翔实而典型,分析深入而独到,观点鲜明而富于启发,具有广泛的学术价值,是我国西欧中古史研究领域近年来产生的不多见的重要研究成果。第三部分就《论稿》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方面进行评论。认为《论稿》的研究方法有独到之处,而且极其注重学术规范,体现出《论稿》作者严谨治学的精神。同时第三部分还分析了《论稿》尚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初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2002年06期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0 ]
  • 20世纪90年代关于历史上开封犹太人研究的回顾与存在问题的探讨

    李景文

    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对历史上开封犹太人的来历与定居时间、宗教生活与历史现状、被自然同化的原因及开封犹太人与西方传教士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推进了对这一历史问题研究的新进展。但对历史上开封犹太社团的历史全貌及主体民族相融合的内在演变过程及与少数民族尤其是穆斯林的关系等问题研究较少。目前的研究缺乏从犹太历史的客观视野并以犹太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流放心态来考察历史上的开封犹太社团。因此,此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应建立在中外学者相互交流和共同提高的基础之上。

    2002年06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08 ]
  • 蔡和森、高君宇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历史贡献

    戴炳中

    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由5人组成,其中就有蔡和森、高君宇。他们5人与张太雷等率先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是我党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组织工作的始点。《向导》周报创刊标志着我党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宣传工作的开始。蔡和森、高君宇分任《向导》周报主编、编辑,并以《向导》为阵地,推动国民党改组。从国民党"一大"到高君宇去世、蔡和森赴苏,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独立批评和对国民党的改造。

    2002年06期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72 ]
  • 郑百文"重组的破产法分析

    韩长印,康伟

    从破产法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现行破产法制度体系的不完善是推动郑百文走上破产法制度体系外重组之路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郑百文重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表明了完善我国现行破产制度体系尤其是破产预防制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郑百文重组也为我国新《破产法》中重整制度的实施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2002年06期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9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166 ]
  • 论反致问题

    周黎明

    国际私法中的反致问题是在适用冲突规范选择准据法的过程中产生的,它在解决涉外民事法律冲突中有着其他国际私法制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同国家关于反致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却存在很大分歧。在我国大陆的立法中对反致问题未作明确规定,有关的司法解释拒绝反致。反致是一项十分有用的制度,我国立法应予重视。

    2002年06期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40 ]
  • 法官的文化注释——中西诉讼法文化比较研究之一

    郭志祥

    针对法官的身份与品性在中西传统文化中的不同表现与特点进行分析,指出中西诉讼法文化的差异起自各自传统文化的源头和各自抱有的诉讼价值观的不同,而这种不同又直接导致了中西法官身份和功能的差异,并借以对中西方法官的品性和素养进行历史性说明,强调作为法官所应有的基本条件,进而揭示出中西方法官内在品性和诉讼文化传统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对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002年06期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38 ]
  • 论民事上诉案件的审理范围与判决

    朱春河

    民事上诉案件的审理范围和判决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由于立法上没有将两者较好地予以协调,导致了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上的不同认识和做法,从而影响了上诉制度目的的实现。为了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本文拟通过与国外和我国台湾同类制度的比较,对上述问题作一探讨。

    2002年06期 9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11 ]
  • 论犯罪预备立法之完善

    郝守才

    我国的犯罪预备立法较为粗疏,且过于苛厉,与国外刑法原则上不处罚犯罪预备的普遍作法大异其趣。这种现状造成了刑法理论上的混乱和刑事司法中的困惑。从我国现行《刑法》对犯罪预备与预备犯是否作了区分这一问题切入,对如何准确理解现行法进行探讨,以揭示问题的根本症结,并借鉴国外有关的立法经验,这对完善我国犯罪预备立法具有重大意义。

    2002年06期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5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218 ]
  • 试论建立我国诚信体系的相关法律问题

    郑书前

    以诚实信用为价值目标的诚信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法治化的关键要素。诚信原则有其历史渊源,来自于古罗马法的有关内容,但该原则现在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诚信体系有着重要意义。但在此过程中要把握合理的限度,以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消极影响。

    2002年06期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63 ]
  • 关于《证券法》中民事责任的理性思考

    杨丽

    从整体上看,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成为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积极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证券市场仍存在秩序缺失的问题,尤其是证券市场的违法现象带来的发行人擅自发行证券的民事责任、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内幕交易的民事责任、操纵市场的民事责任等都成了法律缺失的一部分。我国《证券法》的规定极少,而且非常简单,不具有可操作性,这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是极为不利的。《证券法》中缺乏民事责任规定与我国长期以来所奉行的重刑行而轻民的观念有很大影响;而《证券法》须完善民事责任规定,其理论基础在于《证券法》所具有的私法和公法相融合的特性;同时,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的地位决定着《证券法》应当将投资者的利益给予至高无上的保护,其具体表现之一即在我国《证券法》中应充实关于民事责任的规定,以增强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的信心。

    2002年06期 110-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8 ]
  • 矛盾 超越 稳定——对村民自治三对矛盾的思考

    高中建

    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村的民主政治运动,是农村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后所必然产生的。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自治与官治、自治与法治、自治主体与自治组织三大主要矛盾,影响了村民自治的有效运作和农村的社会稳定。剖析三对矛盾的影响机理,界说相关概念,提出解决对策,这对农村自治和社会稳定具有促进作用。

    2002年06期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4 ]
  • 挪用公款罪的司法适用问题研究

    南国庆

    挪用公款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一种重要类型,是一种常见的职务犯罪形式。在新形势下的司法实践中,这一犯罪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认真探讨和研究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关于挪用公款犯罪一些突出问题,对预防和遏制这一犯罪,在今后的政法工作和司法实践中切实加大预防和打击挪用公款犯罪的力度,有效遏制挪用公款罪的发生具有重大作用和意义。

    2002年06期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83 ]
  • 全球化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张二勋,王东明,秦耀辰

    广义的全球化包含经济全球化和环境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使刚刚与市场经济接轨、步入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环境全球化要求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21世纪的中国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措施,增强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和市场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环境全球化的惟一出路。

    2002年06期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53 ]
  • 加强宏观政策指导 做大做强"中国制造"——美国制造业重振雄风对我们的启示

    李建庄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政府面对制造业竞争力下降而导致国家经济萧条的窘境,实施了以"技术进步战略"为主要内容的制造业重振计划,促使这一产业在不到十年内实现了重振雄风,为美国9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目前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大力发展制造业是完成工业化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振兴中国制造业的关键是:加快宏观政策指导,增强对制造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制度创新,优先发展装备工业。

    2002年06期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6 ]
  • 投资调控的现实促动与完善

    朱秀云,杨宏恩

    理论跟不上现实则无法起到指导作用,而投资宏观调控理论不足正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这一点。立足创新的精神,运用全新的思路和分析方法,针对投资宏观调控的各方面的问题大胆地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投资宏观调控理论的创新,对促进和完善现实基础上的投资宏观调控具有重大意义。

    2002年06期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9 ]
  •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探讨

    雍传正

    在新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发展应在组织上、技术上、产品上不断创新,走"小、专、特、联"之路;在资本管理上应以人才资本为核心资本;要注重企业内部挖潜,合理配置资源,避免分散投资和盲目发展,以期早日成为"小而专、小而特"的企业。

    2002年06期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89 ]
  • 当前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再贴现业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李杰

    再贴现作为央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近些年来在我国得到恢复和较快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制约了票据市场的发展。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信用环境、经营管理上的缺失和相关政策的不配套。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完善有关政策,不断扩大票据业务品种,分层设置再贴现窗口,改进金融服务,大力营造票据基础,通过合理、有效地实施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

    2002年06期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81 ]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自动控制理论的新发展

    师黎

    自动控制理论与技术是充分体现当代科学与技术进步、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学科之一。从自动控制理论与技术由经典控制、现代控制到智能控制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的巨大作用,体会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巨大作用。

    2002年06期 14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87 ]
  • 城市生态特征及其道德机制

    杨秀香

    当代城市社会生态和传统乡村社会生态具有不同的特征,后者在主体的社会联系方面是一种血缘等级联系,在经济方面则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血缘结合的社会结构、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家国利益取向的价值观念;前者在主体的社会联系方面是一种平等的自由联系、在经济方面则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市场经济、业缘结合的社会结构、公共治理的政治制度、公共利益取向的价值观念。乡村社会和城市社会的不同生态形成了它们各自不同的道德机制。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了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高度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一种新的城市社会生态正在形成,原有的道德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社会生态,同时也使它对整个社会生态的影响出现了障碍。因此,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适应城市社会生态的需要,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城市道德体系和机制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2002年06期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2 ]
  • 论柏格森的生命美学

    李庚香

    柏格森作为20世纪美学第一人,其深层思想结构和美学范畴的设定,开启了20世纪众多的美学领域和美学方向。在他的不乏矛盾的艰难思想选择中,我们看到了现代西方美学诞生时的阵痛。由于他以巨大的思想勇气扭转了理性美学这一19世纪"思想活动的习惯方向",故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然能够体会到这一原始创新的思想活性。

    2002年06期 151-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211 ]
  • 文学编辑的思维活动解析

    赵雅安

    文学编辑的思维活动具有艺术分析、编辑批评、编辑理想三个层次。编辑的艺术分析包括三个方面:三位一体的艺术分析,对作家的研究分析,对读者的研究分析。编辑批评包括目的与观念两个内容。编辑理想是由编辑自我形象与独特艺术风格两个方面组成的。

    2002年06期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5 ]
  • 论少儿期刊题饰艺术创新

    宗宏亮

    题饰是指标题字的设计和题图的结合,不仅是少儿期刊装帧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的有机结合还能产生完美的版面效果。少儿期刊的题饰创意能产生出强烈视觉效应,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且还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然少儿期刊题饰艺术的创新,要求设计者及时更新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拔高视点,并要不断地更新知识,丰富想象力,同时还需借助高科技于设计之中,来实现新的超越。

    2002年06期 16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9 ]
  • 论编辑选择与社会选择

    张存威

    在现代信息社会,任何潜在的传播客体要想真正进入社会流通渠道进行传播,就必须经过编辑的选择和认可,否则,创作者的私人劳动就难以转化为社会劳动,从而得到社会的承认,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在这里,编辑的劳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编辑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偶然性,社会需要这一必然,由编辑选择的偶然过程表现出来,并在此后的反反复复的选择过程中彰显出来。只要是社会需要,编辑的不选、误选和漏选就只能是局部的、暂时的,而其选择则是必然的,永恒的。

    2002年06期 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14 ]
  • 创牌"与"造势"——从大象版图书看新时期教育出版社的转型

    闻珂

    "入世"与教育"减负"给教育出版社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阵痛与冲击。在这种形势下,教育出版社必须转型。对图书尤其是教育图书的出版,教育出版社应采取巩固与拓展并重,"造势"与"创牌"同行的做法。"造势"是出版企业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需要,但"造势"更是为了"创牌"。教育出版社还必须着眼于大教育观,在社会读物的出版领域里要有所建树。

    2002年06期 17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2 ]
  • 科技论文中表格设计错误的分析

    韦大文

    表格是科技论文叙述内容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科技论文比较直接、简明扼要地说明研究结果的一种表述方式或方法。但错误的表格设计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必须引起编辑的高度重视。

    2002年06期 173-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6 ]
  • 从"自由漂浮者"到"民众的先驱者"——李大钊现代知识分子观的形成与演进

    董林亭

    作为思想文化主要创造者的知识分子,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历史舞台上,扮演了"引领时代步伐先锋者的角色",李大钊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由传统的"士"转化成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从"自由漂浮者"转变为"民众的先驱者"的思想历程,他对知识分子社会身份的思考、定位与前途道路的选择,在一代知识分子中,具有典型的意义。

    2002年06期 175-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7 ]
  •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文化建设

    王德军

    江泽民同志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三个代表"的内容之一,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和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的奋斗史就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历史。文化是一种民族的生存模式,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一种适合现代中国人生存的文化模式。

    2002年06期 180-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67 ]
  • 教育创新与教师教学行为创新

    刘瑞芝

    教育创新对教师社会角色和教学行为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面临着角色转换和行为创新的新课题,本文试图探讨教育创新机制下的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和社会角色及教学行为的转换内容。

    2002年06期 184-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29 ]
  • 会话中特殊承接方式的语用分析

    肖菲

    会话中,由于受交际环境、交际心态、交际对象等因素的影响,接话人往往不遵循合作原则进行对话,而采用"不合作"态度,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等特殊承接方式来应答,这些方式进而成为交际双方推导会话含意的关联点。本文将这些承接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会话的信息量、内容、传达方式等语言手段作为关联点,另一类是以手势、表情等非语言手段作为关联点,对这些特殊的承接方式进行语用分析。

    2002年06期 18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35 ]
  • 1997—2001年《河南大学学报》载文、作者及引文的统计分析

    张素霞

    本文以1997-2001年的《河南大学学报》为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河南大学学报》的载文、作者及引文进行统计分析,为提高《河南大学学报》论文的学术质量提供量化依据。

    2002年06期 19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05 ]
  •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6期(总第184-189期)总目索引

    2002年06期 19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