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脉的文化用典——以宋代诗词中的扬州书写为中心Cultural Allusions of Urban Context: The Yangzhou Writing in Song poetry
陈燕妮;
摘要(Abstract):
扬州作为江淮文化重要的发祥地和辐射地,在中国地域文化的分布中地位重要。在文化集大成的宋代,扬州的城市文脉在宋人引用前朝唐人的诗歌典故中,在延续前朝城市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具有本朝特色的城市文化,并进一步向前发展。南朝梁时的"何逊在扬州"、晚唐杜牧的"珠帘十里"、北宋欧阳修的"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这三个共存在宋人笔下的扬州典故形成和改变了扬州的城市印象,同时也反映出宋人复杂的心理:一方面表达出对唐人文化和唐时城市繁华的景仰与追慕,另一方面也呈现出意欲包揽古今,甚至超越前朝古人的壮志与情怀。
关键词(KeyWords): 城市文脉;扬州;宋代诗词;用典;文化;心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唐诗中的城市书写研究”(17YJC751003)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 陈燕妮;
Email:
DOI: 10.15991/j.cnki.411028.2021.01.01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石坚:《保护城市历史,延续城市文脉》,《规划师》,2003年第7期。
- (2)王志庆:《古俪府》卷1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979册,第591页。
- (3)仇兆鳌:《杜诗详注》卷9,《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070册,第399页。
- (4)葛立方:《韵语阳秋》卷16,《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479册,第181页。
- (5)姚思廉:《梁书》卷49,《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60册,第409页。
- (6)姚思廉:《梁书》卷2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60册,第205页。
- (7)张邦基:《墨庄漫录》卷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64册,第8页。
- (8)姚思廉:《梁书》卷49,《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60册,第409页。
- (9)刘石:《“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史实考索》,《江海学刊》,2005年第6期。
- (10)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9册,第18537页。文中宋诗都引自此版本,下同,不另注。
- (11)包玥:《宋代文献中的“伪苏注”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 (12)李力:《文本互涉:故事新编的解构性文本策略》,《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 (13)李力:《文本互涉:故事新编的解构性文本策略》,《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 (14)彭定求等:《全唐诗》卷523,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6册,第5988页。
- (15)彭定求等:《全唐诗》卷522,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6册,第5964页。
- (16)周复俊:《全蜀艺文志》卷30,《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381册,第315页。
- (17)《旧唐书》卷40和《新唐书》卷41都记载扬州有“户七万七千一百五,口四十六万七千八百五十七”。见刘昫等:《旧唐书》卷40,《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69册,第95-96页;宋祁等:《新唐书》卷4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72册,第599-600页。
- (18)《通典》记载中唐的扬州“户七万三千三百八十一,口四十六万九千五百九十四”。参见杜佑:《通典》卷18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05册,第489页。
- (19)《太平寰宇记》载扬州“……皇朝户主一万四千九百一十四,客一万四千七百四十”。参见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23,《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70册,第221页。
- (20)脱脱等:《宋史》卷460,《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88册,第456页。
- (21)洪迈:《容斋随笔》卷9,《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51册,第344页。
- (22)王安石撰,李壁注,李之亮补笺:《王荆公诗注补笺》,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第628页。
- (23)沈括:《长兴集》卷9,《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117册,第298页。
- (24)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89-190页。
- (25)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63册,第631页。参见王兆鹏:《欧阳修对扬州平山堂景观的建构与书写》,《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