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国际人权规范建设的主体性(1974-1990)The Subjectivity of China in Participating in the Formulation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Norms(1974-1990)
康华茹;
摘要(Abstract):
1974年至1990年是国际人权规范建设的重要时期,九部核心国际人权公约中有四部在这一时期完成制定。中国全部参与了这四部公约的制定,在能动和交互意义上表现出显著的主体性。基于自主、自为和创造的主体意识与能力,中国对公约草案发表意见以促进其修改和完善;同时,中国坚持独立、平等、相互尊重与国际合作的原则,与其他参与主体共同推动公约制定的完成。以其突出的主体性精神和能力,中国推动了国际人权规范体系的发展,从普遍适用性和文化品格上提升了国际人权规范的品质,为国际人权规范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KeyWords): 中国;国际人权规范;主体性;贡献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康华茹;
Email:
DOI: 10.15991/j.cnki.411028.2021.01.00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 周琪主编:《人权与外交(人权与外交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年,第107-145页。
- ② 潘亚玲:《国际规范生成:理论反思与模型建构》,《欧洲研究》,2019年第5期。
- ③ 塞缪尔·莫恩著,汪少卿,陶力行译:《最后的乌托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 221页。
- ④ 朱力宇:《〈世界人权宣言〉是多元文化融通的范本》,《现代法学》,2018年第5期。
- ⑤ 塞缪尔·莫恩著,汪少卿,陶力行译:《最后的乌托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214页。
- ⑥ 大沼保昭著,王志安译:《人权、国家与文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第193-195页。
- (1)郭湛:《从主体性到交互主体性》,《理论前沿》,2002年第12期。
- (2)ANN KENT,China,the United Nations,and Human Rights:The Limits of Compliance,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99.
- (3)ANDREW J.NATHAN,“Human Rights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The China Quarterly,193(1994).
- (4)朱立群,等:《中国与国际体系:进程与实践》,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年,第254-294页。
- (5)陈拯:《内发的变革:中国与国际人权规范互动的自主性问题》,《外交评论》,2012年第2期。
- (6)袁正清,李志永,主父笑飞:《中国与国际人权规范重塑》,《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7期。
- (7)韩庆详,邹诗鹏:《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63-264页。
- (8)张静:《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主体性》,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第4页。
- (9)袁贵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04页。
- (10)张静:《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主体性》,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第4页。
- (11)郭湛:《从主体性到交互主体性》,《理论前沿》,2002年第12期。
- (12)UN Doc.A/C.3/34/L.77;A/C.3/34/SR.71,p.9.
- (13)UN Doc.A/C.3/34/14,pp.4,27-28.
- (14)UN Doc.E/1982/12/Add.1-E/CN.4/1982/30/Add.1,p.72;E/CN.4/1985/L.1,p.9 & Annex II,p.1;E/CN.4/1986/39,pp.16-17.
- (15)UN Doc.E/CN.4/1985/L.1,p.11 & Annex I,p.1.
- (16)UN Doc.E/CN.4/1985/L.1,pp.11-12;E/CN.4/1989/48,pp.79-83.
- (17)UN Doc.E/CN.4/1984/71,Annex II,pp.1-2;E/CN.4/1986/39,pp.4-5.
- (18)UN Doc.E/CN.4/1989/48,pp.28-29,pp.46-49,pp.56-58,pp.58-63,pp.99-104.
- (19)UN Doc.E/CN.4/1984/L.2,p.5.
- (20)UN Doc.A/C.3/43/1,pp.17-19.
- (21)UN Doc.A/C.3/42/1,pp.26-28.
- (22)UN Doc.A/C.3/43/1,pp.7-9.
- (23)UN Doc.A/C.3/42/6,pp.24-25;A/C.3/42/6,55-56;A/C.3/43/1,pp.17-19.
- (24)UN Doc.A/C.3/42/1,pp.42-44.
- (25)UN Doc.E/CN.4/1989/SR,40,para.56.
- (26)郭湛:《从主体性到交互主体性》,《理论前沿》,2002年第12期。
- (27)UN Doc.E/CN.4/1990/SR.50,para.33.
- (28)UN Doc.E/CN.4/1992/SR.28,para.64.
- (29)UN Doc.E/CN.4/1990/SR.50,para.36.
- (30)UN Doc.A/C.3/43/7,pp.43-45,50.
- (31)何志鹏:《人权国际化基本理论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80-84页。